历史学院科技考古团队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历史学院科技考古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考古机构以首都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SCIE/SSCI/A&HCI同时收录)在线发表了袁广阔教授团队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科技考古的研究成果,探讨距今约8000年的人类生业经济及中国古代家猪驯化早期阶段的途径。
历史学院科技考古团队对河南省渑池县关家遗址出土的猪骨(6100–5500 BC)开展动物考古学研究,判断遗址猪( Sus scrofa )的死亡年龄、性别比例等信息,并与随后的仰韶时期(5000–3000 BC)和早期青铜时代(2000–1000 BC)家猪( Sus scrofa domesticus )牙齿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团队对遗址出土的猪和鹿骨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的食性分析,对遗址出土陶片的内壁进行粟和黍的淀粉粒和植硅体残留物分析,综合探讨家猪驯化早期阶段人类养猪的行为和策略。这项研究综合运用动物考古、碳/氮稳定同位素和植物考古等多种科技考古的分析手段,在研究方法上别具特色。
以往研究显示古代中国是东亚地区家猪独立驯化的一个中心,东亚最早的家猪可以追溯至中国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时期(7000–5000 BC),令国人引以为傲。本次历史学院科技考古团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阐释了古代人类驯化早期家猪的生动细节,强调中国独立驯化家猪的事件及其年代,为实证中国史前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提供科学证据。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袁广阔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尤悦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历史学院科技考古团队长期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和关键时段深耕细作开展研究,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考古学报》《考古》《国际骨骼考古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考古科学杂志:报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等,发表多篇研究成果。今后团队将持续开展相关研究,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首师力量。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520-024-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