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诗情师者赵敏俐

分享

诗情师者赵敏俐

本报记者 滑经纬

    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北一校区的人,目光很容易被那热闹的篮球场、明亮的图书馆、高耸的教学楼所吸引,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位于校园西北角处一栋不起眼的四层小楼。在这里,坐落着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推开该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办公室门的那一瞬间,仿佛也进入了一个诗歌的天地。

人物简介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学术专著有《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与人合著)、《先秦君子风范》,与人合编《先秦大文学史》、《两汉大文学史》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多项,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情系先秦两汉

  1978年3月,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中的一员,赵敏俐步入了朝思暮想的大学校门——沈阳师范学院。在中文系众多课程中,最让他痴迷的便是古典文学了。赵敏俐教授回忆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社会对古典文学并不十分重视,但古典文学本身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为之着迷,所以在那时的大学里,中文系的学生们尤其喜欢上古典文学课,对教授古典文学课程的老师也很是尊敬。”

  大学生活匆匆而过,在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中,赵敏俐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志趣方向。“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是超越时代的,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要有人去把这些文化精华继承和发扬。”本科毕业后,赵敏俐先后师从伍心镇、杨公骥两位教授,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潜心研究先秦两汉文学。

  被许多人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术研究,赵敏俐却乐此不疲。他特别喜欢古典诗歌,在《诗经》和汉诗的研究上潜心钻研。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既能“海纳百川”,博取众家之长;又能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早在本科阶段,他撰写的有关《毛诗序》的毕业论文就深受老师赞赏。他从礼乐文化的角度研究《诗经》,力主纠正从“五四”以来重视《国风》而轻视《雅》、《颂》的倾向。目前学术界大多把魏晋时代看成是中国中古诗歌的开始,而赵敏俐教授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则认为:应该把中国中古诗歌的起点提前到汉代。这不仅是因为秦汉时期的历史变革使中国文化正式进入封建地主制时期,更主要的是缘于汉诗自身的文化特性。无论从文人群体的形成、诗歌观念的向新,还是诗歌形式的变化,汉诗都开启了中国中古诗歌的新阶段。近年来,赵敏俐教授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古代“歌诗”的研究,他认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可以歌唱甚至是可舞的,重视古典诗歌的这一重要特征,运用艺术生产的理论,从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入手开展研究,赵敏俐教授和他的学术梯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的这些观点和系列成果在学术界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和支持。

古代文学与就业的关系

  自198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赵敏俐教授一直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多年来坚持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课。

  针对大多数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学的学生毕业后工作难找的问题,赵老师有着自己不一样的见解:“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古代文学的学习和毕业后的求职就业简单地挂钩,如果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就业,学习古代文学的学生毕业以后只找与古代文学相关的工作,很可能大多数学生都会失业。古代文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并不是一门职业。大学中文系之所以把古代文学当做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就因为它有丰厚的内容,已经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通过古代文学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还会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当中,是否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是否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是否具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才是更为宝贵的。”

  赵敏俐教授解释道:“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追求实用,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将来干什么,上大学时就学习什么。其实一个人在社会上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大部分知识都需要在工作中学习。既便是在学校中学过了所谓的专业,到实际工作中也会发现远远不够用,许多知识很快就会更新。其实在大学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学好基础知识,这才是一生中不断需要用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知识。另外,在大学阶段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技能。这些基本的技能并不是只有在专业知识当中才能学到,在古代文学学习当中可能会掌握的更好。举例来讲,比如说从事新闻与文秘工作的人,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原理,掌握如何写总结、报告的方法等固然重要,但是怎么样才能把一篇新闻稿写好,怎么样把一篇工作计划或者总结写好,恐怕光靠掌握写作的技巧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对新闻、文秘工作性质的理解,有很好的文化素养,有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掌握两点,一是技能,二是素养,而这两点通过古代文学的学习照样可以学到,这便是隔行不隔理。”

  在赵敏俐教授看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应该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孔子既是儒家的创始人,更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他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一生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门弟子中,既有子夏那样的学者,也有冉求那样的政治家;既有子贡那样的大商人,也有颜回那样的道德楷模。孔门的弟子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代表,孔子教给他们的东西不是具体的技能,而是做人的素养。虽然我达不到孔子的境界,但我会努力按孔子教育弟子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鹿鸣诗社”背后的希望

  赵敏俐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需要更大规模的普及,对一个民族或是一个人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他说:“现代大学一方面要强调应用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而后者在现今的中国大学教育中做得还远远不够。古代文学作为一种知识和个人修养,是我们整个民族所有的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古代文学的学习是不可放弃和偏废的,这对民族文化建设、对个人文化修养的提升意义重大。”

  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赵敏俐教授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学生及本校学生为基础,组织成立了首都师范大学鹿鸣诗社。虽然诗社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鹿鸣诗社”的名字出自《诗经》。赵教授解释道:“‘鹿鸣’是《诗经?小雅》第一篇的篇名。这是一首欢迎嘉宾的诗,诗以鹿鸣起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是一种群居动物,它们常常互相鸣叫,呼朋引伴,一起享用美好的东西。而人也该如此,和谐相处。诗中还有一句‘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周行’即‘大道’,意思是说诗人之所以欢迎嘉宾的到来,是因为‘他们会教我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它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古代高雅的礼乐文化传统。”

  赵教授补充道:“我希望鹿鸣诗社能成为一个学习、吟诵、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组织,让更多的学生在这里体会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希望通过这种相聚,展现大学校园的和谐氛围,让学生们更好地传承、学习中国的雅文化。”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