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园 让更多人“读”懂鸟类
前不久,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爱鸟周”活动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开展线下外展活动。在现场,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隋晓楠看到,不少中学生围着鸟类标本端详,甚至有学生手里还拿着大学《普通生物学》教材对照来看。这次,她觉得为学校里的鸟类标本找到了“读者”。
“就像一群忠实的读者,这些孩子让我觉得鸟类科普真的走到了他们身边。”隋晓楠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首都师范大学“翱翔之翼”生命科学学院志愿服务队队员。
《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每年4月的第三周为“北京爱鸟周”。4月15日至21日是第42个“北京爱鸟周”。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爱鸟周”科普志愿活动也已有42年历史。
1982年,为响应国务院《关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号召,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策划并举办首届“爱鸟周”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公民学习鸟类知识,同时把爱鸟护鸟理念内化于心。
尽管已有40多年历史,但每年的“爱鸟周”科普志愿活动都在翻出新花样。
“哪怕是活动主题,我们都会提前策划商议,确保每年都有新亮点。”隋晓楠说,今年“爱鸟周”活动设计中,志愿者创新融入了国画水墨与诗词歌赋,以“守护飞羽精灵”为传统鸟类科普赋予新意义。
“是谁的家,点缀了树林;是谁替我,触摸了海角和天边……”4月14日上午,一首《有你飞过的天空》在北京中山公园唱响,来自“翱翔之翼”生命科学学院志愿服务队的近30名青年志愿者在中山公园科普小屋前举办了第42届“玄鸟报春,共护生态”爱鸟周活动。
“爱鸟护鸟,从我做起!”活动现场,不少小朋友举着自己的文创奖品高声承诺。
隋晓楠感慨,“或许活动结束后他们并不记得多少鸟类标本的模样,但重要的是,他们心中已经萌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语言课,是“爱鸟周”志愿者的培训必修内容。
“志愿者需要以趣味生动的语言,配合实体鸟类标本和科普展板,为来往游客讲解鸟类的特征、习性,帮助参与者感受鸟类的独特魅力。”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唐文杰解释,由于科普志愿活动面向全体市民,涉及到不同的年龄段人群,讲解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
为提升志愿者的专业能力,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建“翱翔之翼”生命科学学院志愿服务队,依托专业优势为志愿者提供不同领域的专业指导,建设了一支组织结构稳定、专业素养高、具备创新能力以及科普研究能力的志愿服务团队,将爱鸟周活动品牌化、稳定化、创新化,并于2020年获北京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我们会从校外、校内两层面开展培训工作,比如说校外我们会到国家自然博物馆进行实践锻炼,校内则邀请专家教授进行讲解语言等内容的培训学习。”唐文杰说。
培训内容似乎听上去繁琐不易,但事实上,志愿者们常乐在其中。“培训时,讲解的知识点甚至是语气都需要一点点细抠打磨,而且还需要定期考核。”隋晓楠说。
“这些年,有不少志愿者是通过‘爱鸟周’活动锻炼后,立志毕业后成为一名专业的科普教育工作者。”唐文杰表示,如今“爱鸟周”志愿团队已有近400名志愿者。
“传递鸟类知识,提高公众爱鸟护鸟意识。”这是“爱鸟周”科普志愿活动秉持的初心。在唐文杰心中,这“传递”二字格外具有分量。
“现在使用的标本,是上个世纪志愿活动举办之初,老一辈学者制作而成的。”从1982年举办校内首届“爱鸟周”活动,到2018年首次走出校园向外搭建科普场域,再到2024年继续走向基础教育领域……42年后,一群年轻的志愿者带上曾经的标本,接续传递着保护鸟类的观念,而“爱鸟护鸟”的初心始终写在每一名学生前进的脚步里。
唐文杰介绍,在新一届的志愿者队伍当中,隋晓楠算得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元老级”人物,从2018年加入团队至今,她已坚持了6年。
在这些年志愿活动中,隋晓楠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孩童开始喜欢鸟类知识,越来越多的公众能“读懂”标本。
在前段时间的中山公园活动中,不少游客在聆听完讲解后开始主动提出问题,进一步挖掘感兴趣的鸟类知识;还有不少游客展示着自己所拍摄的鸟类照片,与周围其他游客和志愿者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鸟类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促进植物的繁衍生息。没有鸟类,我们的生态环境将会遭受严重破坏,通过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保护鸟类的重要性。”中学生李子凝在活动中分享。
今年活动开展前期,唐文杰曾在朋友圈内发布“预热”宣传。“当时有十几个人找我咨询今年活动的事宜,很多都是参加过前几期科普志愿活动的家长。”唐文杰说。
截至目前,“爱鸟周”已经在中山公园、北京动物园以及周边社区等地面向市民进行鸟类知识宣传与环保知识普及,累计开展线下活动500余次,服务民众万余人。
(杨宝光 卞良栩)
(中国青年报 2024年5月19日)
原文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4-05/19/nw.D110000zgqnb_20240519_4-02.htm